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中紡院5人當選

信息來源:辦公(黨群)室   時間:2018-10-18
      10月16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四屆第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理事會報告提出,2018年以來,中紡聯用“明道、取勢、優術、合眾”4個途徑推進紡織強國建設。會上,同期公布了140位“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中紡院5人當選。
 

 
 
      會上,中紡聯會長孫瑞哲首先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四屆第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工作報告,從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紡織工業的轉變、當前行業發展麵臨的新形勢與變化等方麵介紹了情況。隨後,中紡聯副會長夏令敏宣讀了中紡聯關於授予梅自強等140名同誌“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突出人物”稱號的決定,並為45位獲獎代表頒發獎牌和證書。
      夏令敏談到,改革開放四十年,紡織工業是我國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的先鋒探路者與堅定踐行者,曆經四十載風雨洗禮,取得了一係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湧現出一批批紮根行業、為行業發展奉獻畢生力量的突出貢獻人物,他們充分體現了紡織行業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的主流價值觀,鑄就紡織工業由大變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脊梁。
      本次表彰由中紡聯改革開放40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評選領導小組審定,對紡織行業堅持實業報國的企業家、傳道授業的科教精英、堅守一線的勞動模範等人進行表彰,高度肯定梅自強等行業代表40年來取得的突出成績。
 
      梅自強,生於1929年4月,畢業於南通學院紡織工程係,曾獲蘇聯莫斯科紡織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50-60年代,他牽頭與有關單位合作研製成功4中新型梳棉機,其中A186型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是20多年來國產梳棉機的主要機型,由於大幅度提高了產量,減少了配台,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建設資金。60-70年代,他為推廣應用國產第二代棉紡新設備做出了重要貢獻。80年代,他牽頭組織研製成功條幹均勻度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1988年國家經委技術開發優秀成果獎”、“199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90年代初,他參與了紡織工業四個“重中之重”成套技術引進項目的調研和評估論證,為有關部門決策提供了依據。

 
 
      賈路橋,生於1939年9月,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1973-1994年,先後在天津紡織工學院、北京服裝學院擔任院長、教授等職,在高校工作期間,為提高紡織院校的教學質量、科研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改革辦學方式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95-2003年任中紡院院長後,仍以極大的熱情繼續探索在市場經濟體製下科研院所改革的路子,多渠道爭取科研投入,跨行業和地區進行科研協作和人才培養,使我院被國家科委列為首批科技體製改革試點單位。組織並參加編寫了《軟科學手冊》、《現代紡織辭典》(獲紡織圖書出版一等獎)等著作,主持或參加“紡織國內消費政策和預測研究”、“紡織工業技術進步與紡織品價格”等部級科研項目,並把科學研究與實踐相結合,在科研管理和改革方麵有一定的建樹。
 
 
      趙強,1955.11.14出生,東華大學紡織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原中紡院院長。曾主持或作為主要參與人員完成近二十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其中開清梳聯合機、自調勻整機等技術成果在我國棉紡領域得到大規模推廣,為我國紡織行業科技進步作出突出貢獻。2003-2016年任中紡院院長期間,中紡院科技投入占主營收入比例始終保持在10%以上,形成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技術成果近百項,其中包括全國產化Lyocell纖維產業化技術,在任期間完成了該項目的可研、立項及產業化技術開發。
 
 
      梅建華,生於1931年8月,畢業於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係棉紡專業,九遊會平台工作。梅建華同誌長期從事紡織科學研究工作,在棉紡係統開清棉工序設備的研究領域有著較深的造詣和重大發明創造,取得了多項重要研究成果並在生產中取得顯著的應用成效,曾獲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獎勵。主持的“中長纖維清花混合設備機組設備及工藝”項目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FA006型往複式抓棉機”項目199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開清梳聯合機研製”項目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孫玉山,博士,研究員,原中紡院副總工程師,紡織行業首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參與了滌綸高速紡引進生產線建設和國產丙綸高速紡工藝研發。1987年起,作為團隊帶頭人,帶領完成海藻、甲殼素、殼聚糖纖維醫用材料、丙綸強力絲、遠紅外腈綸、沙漿/混凝土用抗裂改性聚丙烯纖維、超吸水纖維、高性能聚乙烯纖維幹法紡絲、國產化Lyocell纖維產業化成套技術及裝備等研發項目30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12項、授權專利65項;發表論文58篇、學術專著2部。